更新時間:2019-11-15 已閱讀:1440次
道路交通安全:
1、滿18周歲以上可以騎電動自行車,但要集中精神,不騎車帶人,不單手騎車。
2、不準爬越馬路邊和路中的護欄、隔離欄,不準在道路上扒車、追車。
3、走路要靠右行,穿越馬路須走人行橫道,應做到紅燈停,綠燈行。
4、學生上下樓梯靠右行,輕步上樓慢步下,不得擁擠,不得推拉。
5、不乘坐農用車、報廢車和沒有牌照或超載的車,遇到交通事故及時報警求助“110”。
教室、宿舍安全:
6、不準把易燃、易爆、管制刀具等違禁物品帶進校園。
7、不準玩電、隨意用電,不得在宿舍內使用電器產品(如電磁爐等)和明火(如蠟燭等)。發現危險和損壞設施(如開關、電扇等)及時報告學校老師。
8、所有學生要嚴格遵守學校規定作息時間,按時起床,按時熄燈,不許到校外過夜,不許帶外人來宿舍過夜。
9、節約用水,舉止文明,不得在浴室、洗手間追逐嬉耍,不得攀越學校圍墻、防護欄等各種安全防護設施。
10、不得在教室走廊的欄桿邊攀爬,不得把身子伸出窗外。
11、課間文明休息,不追逐、不竄樓屋、不竄教室,未經同意不隨意翻動他人抽屜物品。
12、值日生要切斷教室電源,切忌用濕布去抹電線或日光燈管、電扇和其他電器的灰塵。
13、了解實驗操作規程,嚴格遵守實驗室規章制度,嚴禁把實驗室物品(特別是危險化學物品)帶出實驗室。
14、不要在實驗過程中隨意開玩笑,尤其不能拿易蝕易燃易爆的化學藥品開玩笑,以免造成傷害。
體育活動安全:
15、運動前要做準備活動,在進行體育活動時,必須嚴格按照教師的要求做。
16、不隱瞞病史、不弄虛作假,不無故不參加體育運動。
17、運動時發生傷害必須及時報告教師或醫護人員。
衛生行為安全:
18、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,飯前便后要洗手。
19、不買不吃不新鮮和腐爛變質的食品,不買無證攤販的食品。
20、不買無商標或無出廠日期,無生產單位,無保質期等標簽不完整的食品。
21、不喝未經消毒、煮沸的水,不喝存放時間過長的過期的純凈水,劇烈運動后不立即喝冰鎮的水或飲料。
火災防范安全:
22、發現火災迅速撥打火警電話“119”。
23、火災發生時要迅速正確逃生,學會正確使用干粉或氣體滅火器。
24、不得讓未成年人參加火災等災害救助工作。
25、點燃的蚊香要放在支架上,遠離窗簾、蚊帳、衣服等可燃物的地面上。
26、實驗室明火實驗設備用好一定要關閉火源。
傳染病防治安全:
27、經常開窗通風,保持室內空氣新鮮。
28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,不隨地吐痰,不亂扔亂倒垃圾。
29、經常鍛煉身體,保持均衡飲食,注意勞逸結合,提高自身抗病能力。
30、如果有發熱、咳嗽、拉肚子等癥狀,應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,并及時報告老師與家長。
31、要進行免疫預防,流行季節前要進行相應的預防接種,如流感、肺炎、麻疹、流腦等疫苗。
治安防范安全:
32、愛生命、愛身體、遠離煙酒、毒品,不參與賭博。
33、不打架斗毆、辱罵他人,同學間團結友愛,互相謙讓。
34、不買、不看、不傳、不藏黃色淫穢的書刊、音像制品和打玩有不健康內容的游戲等。
35、交友要慎重,不隨便結交社會上的閑散人員,特別是有劣跡的人員。
36、不要將過多的錢和貴重物品帶到學校,在校內外遇到強行索要線物時,要及時報告老師和父母或監護人。
心理健康安全:
37、培養自己戰勝挫折、困難的勇氣和毅力。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困難和挫折,應向父母、老師、好友傾訴,求得幫助,不要離家出走。
38、做自己情緒的主人,學會與家人、老師、同學間的溝通,建立和諧、融洽充滿真情的人際關系。
網絡防范安全:
39、不瀏覽不良信息,不隨意約會網友,善于網上學習。
40、嚴格遵守國家規定健康上網,不去網吧,特別是地下網吧。
41、上網時間不能太長,要合理安排娛樂和學習時間,做一名網絡文明使用和安全衛士。
溺水防范安全:
42、遠離河道,切勿單獨或無成人陪同的情況下到湖邊、水庫或游泳池等場所戲水、游泳,以免發生意外。
43、發現有人溺水時,即刻發出呼救或撥打“110”請求支援,兒童、少年不可冒然下水施救。
惡劣環境安全:
44、及時收聽電臺,收看電視關于強熱帶風暴等惡劣天氣的預報消息,做好抗災、防災的準備。
45、刮大風期間不在路上行走和嬉戲,要注意瓦片,玻璃、木條等物從空中落下。
46、外出遇雷雨時千萬不能躲在高樹、煙囪、電線桿、尖塔等下面。
47、遇到暴雨、洪水圍困時,盡可能與老師、同學在一起等待營救。
48、發生地震時,應立即躲到桌下、床下或者有管道支撐的較小的房間里,如果已被壓在建筑物中要盡量保持體力設法自救。
其它防范安全:
49、高溫天氣外出活動要戴遮陽帽,在烈日下活動或旅游時應增加飲水和休息次數。
50、被狗、貓等動物咬傷或者抓傷時,應及時去醫院處理傷口并注射疫苗。